從十一月初就在籌畫的單車墾丁兩日遊,隨著日子的接近,單車遠征軍的成員也從原本只有我、副連、阿肥三人,又陸續加入了周蛤,以及雖然沒車但也想去Rabbit和水蛙(這個新綽號是旅程中產生的)。為了讓擴張至六人的遠征軍順利成行,副連可以說是出錢又出力,先是在三週前利用假日騎著他的黑色戰馬從彰化殺到岡山,之後又幫忙將阿肥的粉藍小摺、周蛤的紅黑登山車、以及他自己提供的白色小摺從中部載到南部,此外還不計成本的買了一副車架,以便將所有單車在前一晚送到屏東。畢竟光從屏東來回墾丁就將近兩百公里,屆時還有沒有本事再多騎上屏東到岡山這一段40公里的路程,真是誰也說不準,所以這段路當然是能省就省。
20日早晨,經過前一晚的休息和準備,有的人是神采奕奕,有的人卻是沒睡好,而回到自己家的我,更是睡到接近預定出發時間才起床,老爹雖然很熱心的要幫我們準備早餐,但由於副連的建議,大家幾乎只吃了香蕉和簡單的麵包就出發上路。我們的混編車隊(公路車1、登山車2、小摺2、機車1)沿著省到台一線一路南行,剛開始在屏東市區的多車路段上花了不少時間,車陣中的穿梭和速度的不協調,使得隊形整個拖曳老遠,也花了不少時間互相等候,直到過了麟洛運動公園,大家才稍微進入狀況,穩穩的以20公里左右的時速向前推進,由麟洛折往竹田,然後在潮州接回台一線前往南州,還在台糖的南州加油站小小停留了一下。這段鄉間的省道,由於國道三號的開通,減少了台一線上的車流量,讓我們騎的輕鬆愉快,而道路兩側盛開的艷紫荊在公路局人員的適當修剪下,為我們產生一定的遮蔭效果,這第一階段的熱身,不論路況和天候都是最佳的狀態,對我們來說是個好的開始。
再次上路的我們,經過前一階段的熱機,每個人在速率上都維持得相當良好,而這一段路除了偶爾出現的幾座陸橋需要爬坡外,整體路況還是相當的平緩,但隨著時間接近正午,我將自己包成忍者來抵抗南部著名的艷陽。我和副連將時速提升至30公里左右,迅速的推進到枋寮的某間7-11,在那裡等候其他人到達。等候的期間,我們終於看到了三位自行車的同好抵達,相較於六月來到墾丁時看到的車隊數量,今天確實少得多了,而這三位老兄據說是清晨六點多從台南仁德出發,算是比我們多騎了60幾公里吧!尤其三人根本沒換輪胎,只用登山胎就上路了。光這一點,就足夠讓我佩服,因為過去一直使用登山胎的我,在昨夜剛換完較小胎徑的混合胎後,今天就明顯感受到速度的提升,也深刻體會到登山胎的費力之處。雖然時間已經將近12點,但正在興頭上的大家決定延後用餐時間繼續趕路,我們車隊也一分為二,車速較快的我和副連和剛才遇到的登山車三劍客相互超車,落後的三輛車則由機車來押後作確保。
從枋寮開始的路段,已經開始能看得到海,從海岸線的出現開始,貨車改裝的行動咖啡車也跟著密集出現在海邊的空地,相較於悠閒喝咖啡看海的遊客,騎單車趕路的我們可沒有這種幸運,只能不停前進,希望能及早抵達墾丁。從枋寮出發後將近一小時的奔馳,此時落後的第二集團已經落後相當遠,我和副連就停在枋山路段的一處海邊空地,等了將近20分鐘才看到他們的車蹤。當大家都在休息時,我突然注意到手臂上結了一層白色粉末,正在懷疑這是什麼東西時,不知是誰說了"那是鹽啦",我二話不說用手指沾了送進嘴裡,"靠!真的是鹽耶"(勞馬:哇!屏東人什麼都敢吃)。
枋山之後一直到墾丁的台26線是屬於起伏不斷的路線,加上冬季強勁的落山風。結束長達半個多小時休息的我們繼續南行,但不知道是因為休息太久身體冷掉,還是體能進入撞牆期,我總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,在氣力不繼和氣候因素的雙重影響下,我的時速陡降至15公里以下,一路由領先群逐漸落後,遠遠的在車隊後方吊車尾,甚至一度讓所有人停下來等我。
此時已經是下午兩點左右,早餐吃的不多的情況下,大家一路都在用巧克力補充熱量,但拖過中午之後,午餐沒吃的影響越來越明顯,每個人都已經是強弩之末,於是大家決定一起到南台灣最大土地公廟~福安宮~附近用餐。原本每次來福安宮都習慣去拜拜求個籤,或是吃個綠豆蒜填牙縫,但因為大家實在都累了,沒人還有興趣搞這套,我也就從善如流的趕緊找到一間餐館,讓大家一起去吃個粗飽,然後好準備趕路。經過午餐時間的補給後,算算距離我們所訂的民宿"南灣伊朵"剩下約一小時左右的路程,大家決定要一股作氣直達目的地再休息。
在經過恆公路和省北路交叉口附近時,一輛Toyota Wish的計程車由後方快速超越我們,我只聽到一陣雜亂的女聲,興奮的喊著"加油加油",讓我想起六月搭同學的車去墾丁玩的時候,我們也曾經在車上對單車騎士喊加油,自己也忍不住笑了。我和副連並排前進的同時,我還跟副連說:搞不好我們有機會在南灣伊朵碰上她們也說不定。
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
單車練習曲~長征國境之南(上)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2 意見:
爽郭,接下來去南灣伊朵的豔遇呢?說來聽聽...
你是第一天認識我嗎....豔遇勒.ㄘㄟˊ
張貼留言